長洲船閘
- 編輯: 無
- 發布時間: 2020-03-06
- 來源: 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
- 作者: 開發維護員

據了解,廣西長洲船閘過貨量實現快速增長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。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連接南寧、貴港、梧州、百色、來賓、柳州、崇左七市共1480公里的內河水運主通道全部建成為1000噸級以上航道,其中南寧—梧州建成2000噸級航道、貴港—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已開工建設,來賓、柳州以下待大藤峽水利樞紐船閘通航后將建成2000噸級航道,紅水河航道建成500噸級航道,連接桂林、賀州、玉林三市建成300噸級的地區性重要航道,干支暢通、江海直達的內河航道網已經形成。船閘聯合調度方面,2014年起,廣西獨創“三統一分”新模式,即“統一報到、統一調度、統一信息發布”和“各船閘負責設備的運行、維護及檢修管理”的船閘聯合運行管理模式。2017年12月,廣西西江船閘運行調度中心正式掛牌成立,目前實現了11個梯級共15座船閘的統一管理、統一調度,聯合調度的航道里程1290公里,占全區內河高等級航道的70%。西江船閘聯合調度系統的遠程監視和控制、聯合調度技術、航運及物流信息服務以及大數據功能都處于國內同行領先水平,為全國內河航運船閘聯合調度機制創新提供了“長洲樣本”?!盎ヂ摼W+港航”發展模式方面,廣西大力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、大型化,嚴格執行過閘船型的標準尺度,促使船閘運行效率大大提升。